如何选择油墨厂生产车间用防爆柜?
发布:2025-10-13 10:03:52 阅读:(2)
选择油墨厂生产车间的防爆柜,需围绕 “溶剂蒸气防爆(如甲苯、二甲苯)"“颜料粉尘防护(炭黑、钛白粉)"“耐油墨腐蚀(树脂、助剂)" 三大核心风险,重点把控气粉双防爆等级、耐溶剂材质、防堵塞设计,确保设备在溶剂挥发 + 粉尘飞扬 + 油墨附着的复杂危险环境中安全可靠:
油墨生产车间同时存在IIB 类溶剂蒸气(甲苯、乙酸乙酯、丁酮) 和IIIA 类颜料粉尘(炭黑、钛白粉,炭黑粉尘最小点火能量极低,仅 10-20mJ),属于 “气体 + 粉尘" 混合爆炸环境,防爆等级需同时覆盖两类风险。
核心防爆等级:Ex tD IIB/DT1 Ga IP66
各参数需精准匹配油墨生产特性,缺一不可:
“Ex tD":粉尘防爆外壳保护型(兼顾气体防爆,外壳可承受气粉混合爆炸压力,阻止火焰传播,适配油墨车间混合风险);
“IIB/DT1":“IIB" 适配溶剂蒸气,“DT1"(粉尘温度组别)确保柜体最高表面温度≤120℃(炭黑粉尘堆积易被低温热源引燃,DT1 可规避);
“Ga":设备保护级别(1 区 / 20 区通用,油墨搅拌、研磨环节为 1 区,颜料投料区为 20 区,需最高防护级别);
“IP66":防护等级(防尘 + 防强喷水,阻止颜料粉尘侵入、车间清洗水流渗入,同时防止油墨溅落柜体后渗入内部)。
强制合规认证
国内项目必须具备 GB 3836.1-2010(气体防爆)+ GB 12476.1-2013(粉尘防爆)双认证,证书需明确标注 “适用于气粉混合环境";
需额外提供 油墨兼容性测试报告(柜体材质、密封件接触油墨及溶剂 24 小时,无腐蚀、无溶胀、无色素附着);
拒绝 “仅单气体 / 单粉尘防爆认证" 或 “IP65 及以下防护" 的产品,避免混合风险下防护失效。
油墨车间存在溶剂蒸气渗透、颜料粉尘飞扬、油墨附着(黏稠易结块)、助剂轻微腐蚀等问题,柜体材质和结构需针对性优化。
柜体材质:耐溶剂 + 抗油墨附着,选 316L 不锈钢
耐溶剂腐蚀:可耐受甲苯、二甲苯、醇类溶剂长期接触,无溶胀、无金属离子析出(避免污染油墨配方,影响颜色和附着力);
抗油墨附着:316L 表面光滑(抛光至 Ra≤0.8μm),油墨不易黏连,即使溅落也可通过酒精擦拭清洁,避免油墨结块后堵塞散热口;
抗助剂腐蚀:耐受油墨中酸性助剂(如有机酸类)、碱性填料(如碳酸钙)的微量腐蚀,延长柜体寿命;
主体材质必须为 316L 不锈钢(含钼量≥2.0%):
禁止选 304 不锈钢(长期接触强溶剂如丁酮会缓慢腐蚀)或碳钢(喷涂涂层易被油墨渗透,3 个月内锈蚀,涂层脱落污染油墨)。
结构设计:防粉尘堆积 + 防油墨渗入 + 易维护
柜体侧面开设 快拆式检修门(无需拆卸整体柜门,即可清洁内部或更换元件,减少油墨 / 粉尘外溢);
底部设 抽屉式粉尘 - 油墨收集盒(内壁贴防粘 PTFE 膜,方便取出清洁,避免收集盒内油墨结块难以清理)。
柜门与柜体用 全氟醚橡胶双道密封胶条(全氟醚橡胶耐溶剂性优于氟橡胶,长期接触油墨溶剂无溶胀,密封间隙≤0.1mm);
线缆入口用 防爆格兰头(带 PTFE 密封垫),格兰头与线缆直径精准匹配,杜绝溶剂蒸气、粉尘、油墨从缝隙渗入;
柜体顶部采用 60° 倾斜结构(比常规 45° 更陡,防止炭黑等细粉尘附着堆积,振动时可快速滑落);
柜门内侧做 圆弧导流槽(油墨或粉尘附着后可沿导流槽落入底部收集盒,不堆积在柜门密封胶条处,避免破坏密封);
防堆积设计:
防渗透密封:
易维护设计:
油墨车间防爆柜需容纳搅拌电机变频器、研磨机控制器、色浆配比 PLC 等设备,需应对电磁干扰、设备发热、油墨黏稠物附着,内部配置需兼顾稳定与工艺适配。
内部空间与散热
油墨研磨机变频器(功率 10-25kW)运行发热量大,且油墨挥发物易在元件表面附着,预留空间可减少附着并保证散热;
柜内加装 防爆热管散热器 + 双无刷风扇:热管散热器将热量导出柜体(避免风扇直吹导致粉尘飞扬、油墨挥发物扩散),风扇为耐溶剂型(风量≥150m³/h),与温度传感器联动(温度≥45℃自动启动),确保柜内温度≤50℃;
按设备尺寸预留 50% 以上冗余空间:
散热口:开设在柜体顶部(避开粉尘沉降和油墨溅落方向),加装 防粘尘金属滤网(表面喷涂 PTFE),减少油墨和粉尘附着,延长清理周期。
电气与抗干扰